
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。每年的2月19日前后,太阳黄经达330度时,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。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虽然这个节气开始冰雪融化桃花开,但冷空气依然活跃,昼夜温差较大,公众要注意保暖预防“倒春寒”。
雨水
1、中国古代将其分为三候:“一候獭祭鱼 二候鸿雁来 三候草木萌劝”
2、含两层意思:一是天气回暖降水增多 二是降水形式上雪渐少雨渐多
3、民间会进行独特“拉保保”习俗 即为保儿女平安而为其拜个干爹
基本信息
名称:雨水
拼音:yushui
时间: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
季节:春季
代表喻义:表示天渐回暖,雨量增多
太阳位置:太阳黄经达330度
气候特点: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
地方风俗:回娘屋、拉保保
农业活动:培土施肥、清沟排水
前一节气:立春
后一节气:惊蛰
属性:二十四节气之第二节气
养生:养护脾脏、锻炼身体
农事活动:培土施肥、清沟排水
三候:獭祭鱼;鸿雁来;草木萌动
物候
雨水到,草木萌动
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。雨水和谷雨、小雪、大雪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。
中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:“一候獭祭鱼;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劝。”此节气,水獭开始捕鱼了,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;五天过后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;再过五天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
?
?
节日概述
雨水(The?rains)
雨水,表示降水开始,雨量逐步增多。雨水,表示两层意思,一是天气回暖,降水量逐渐增多了,二是在降水形式上,雪渐少了,雨渐多了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正月中,天??雨水墙纸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
“雨水”过后,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℃以上,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℃左右,江南平均气温在5℃上下,华南气温在10℃以上,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℃以下。雨水前后,油菜、冬麦普遍返青生长,对水分的要求较高。“春雨贵如油”,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。而华北、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,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。若早春少雨,雨水前后及时春灌,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。淮河以南地区,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,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,以防春雨过多,导致湿害烂根。俗话说:“麦浇芽,菜浇花”,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,以争荚多粒重。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,应注意抓住“冷尾暖头”,抢晴播种,力争一播全苗。
日期计算
计算公式:[Y*D+C]-L
公式解读:年数的后2位乘0.2422加18.74取整数减闰年数。21世纪雨水的C值18.73。
举例说明:2008年雨水日期=[8×.0.2422+18.73]-[(8-1)/4]=20-1=19,2月19日雨水。
例外:2026年计算得出的雨水日期应调减一天为18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