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皖杜鹃 ———又称“黄山杜鹃”,分布于海拔1000-1600米高山地带,每年5、6月期间满山遍野怒放,红、白、紫花争奇斗艳,煞是惹人喜爱。
黄山杜鹃(学名:Rhododendron anhweiense)常绿灌木,叶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,叶互生,全缘,稀有不明显的小齿,花梗较长,长1.7-2.5厘米,近于无毛,花萼和子房近于无毛。花芽被多数形态大小有变异的芽鳞。花显著,形小至大,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,花萼5裂,宿存,花冠钟状、整齐对称,着生花冠基部,花药无附属物,顶孔开裂或为略微偏斜的孔裂;蒴果自顶部向下室间开裂,果瓣木质,种子多数,细小,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鳍状翅。高5至15米,生于海拔750-1700米的林缘、绝壁上以及山谷旁或密林中,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等地域。
1986年3月1日,被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正式批准为“省花”后,皖杜鹃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。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目前皖杜鹃在我省黄山清凉峰、牯牛降、鹞落坪及天堂寨自然保护区,天柱山森林公园等地都有大片的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