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北行省,全称岭北等处行中书省,是元代十大实土行省之一,不同于缅中行省、征东行省这样有名无实的行省。岭北行省以蒙古帝国时代的首都和林为首府,主体即当代的蒙古国,也包括内蒙古和西伯利亚之一部分。在那个生产力极为不发达的年代,岭北行省竟一度拥有多达200万以上的人口,那么,元王朝是怎样治理岭北行省的呢?
在忽必烈建立元朝,立行省制之初,整个蒙古故地都被划入中书省。但蒙古故地实在过于庞大,不易管理,且草原上的诸王又时常叛乱,因此令北平王那木罕管理大部分蒙古本土。至元二十九年(1292年)封皇孙甘麻剌为晋王,就藩于“太祖四大斡耳朵之地”,以代替那木罕,其后甘麻剌祖孙三代嗣封晋王。漠北地区则被设置为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。
大德十一年(1307年),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被罢,改建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。皇庆元年(1312年),和林等处行中书省改名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。
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被罢设行省,一是削弱晋王的权限。二是西北方向一直与元帝国为敌的窝阔台汗国、察合台汗国因枭雄海都的去世,不久后帝国罢兵休战,漠北地区进入和平的状态,因此便取消了军事化管理的模式。
岭北行省并不包括整个蒙古草原,对于现代的内蒙古只包含一小部分。如元王朝的上都开平,“鲁王城”应昌,都被放在中书省之内,因为这些地区离大都较近,便于管理,中枢也可借中书省向草原的延伸发散对蒙古草原的影响力。
岭北行省西南至也儿的石河(额尔齐斯河古称),西接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;东南至哈剌温山(今大兴安岭),以勒拿河东接辽阳行省。
其北部边界则比较模糊,谭其骧版地图将其画到北冰洋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载“昂可剌者,因水为名。附庸于吉利吉思。”昂可剌为居于贝加尔湖以西安加拉河沿岸的吉利吉思属部。史称昂可刺地“昼长夜短”,或称“日不落”。元王朝对吉利吉思部建立了管理,那么岭北行省向北似可至北极圈附近。
显然,由于游牧民族惊人的环境适应力,以及元王朝由游牧民族建立产生的对诸游牧部族的凝聚力,岭北行省成为元王朝最广阔的一个行省。